這份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寵物食品出海的現(xiàn)狀、挑戰(zhàn)與機遇,核心內容如下:

一、市場概況與增長趨勢

- 全球市場規(guī)模:2024年全球寵物食品市場規(guī)模達1518億美元,同比增長7.56%,其中貓糧增速超過犬糧。歐美市場成熟,東南亞、南美等新興市場增長迅速,2030年東南亞市場規(guī)模預計突破250億美元。

- 中國出海現(xiàn)狀:中國寵物食品出口額逐年增長,2024年1-7月零售包裝寵物食品出口同比增長22.5%,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歐美、東南亞。但整體仍處于“萌芽階段”,以中寵、乖寶等頭部企業(yè)為主,主要通過OEM/ODM模式出海,自主品牌影響力較低。

二、競爭格局與企業(yè)表現(xiàn)

- 國內市場競爭:平價市場由國產主導(如麥富迪狗糧市占率7.8%),高端市場則被進口品牌(如皇家、渴望)占據。國內品牌CR5僅17.4%,市場集中度遠低于美國(64%),競爭分散。

- 貿易結構:2020-2024年中國寵物食品整體貿易順差82.9億美元,但狗/貓食罐頭存在3.1億美元逆差,顯示國內對高端罐頭依賴進口。出口以零食和低端主糧為主,進口則集中在高端主糧和罐頭。

- 出海企業(yè)案例:

- 佩蒂股份:依托東南亞(越南、柬埔寨)和新西蘭工廠降低成本,2024年海外營收占比超80%,主糧業(yè)務成為新增長點。

- 瑪氏集團:通過多品牌策略(如皇家、寶路)覆蓋全市場,寵物食品業(yè)務占全球營收59%,并通過收購寵物醫(yī)院構建“產品+醫(yī)療”生態(tài)。

三、核心挑戰(zhàn)

1. 品牌與技術短板:

- 國產高端品牌認可度低,消費者對“進口=優(yōu)質”認知根深蒂固。

- 高端主糧(如無谷物配方、功能性食品)研發(fā)能力不足,依賴歐美技術。

2. 供應鏈與成本:

- 核心原料(如優(yōu)質肉類、深海魚油)依賴進口,成本波動大。

- 東南亞工廠雖降低關稅,但面臨環(huán)保政策和產能爬坡壓力。

3. 市場準入與本地化:

- 歐美市場認證門檻高(如FDA、AAFCO),東南亞需適應本土口味(如偏好魚類)和宗教需求(如清真認證)。

四、機遇與策略建議

- 市場選擇:

- 東南亞:政策寬松、成本低,適合性價比產品快速切入,如通過跨境電商(Shopee、Lazada)觸達消費者。

- 歐美:需長期投入品牌建設,主打“高端化”和“本土化”,如推出有機糧、定制化配方,并利用DTC模式(獨立站)直接觸達用戶。

- 產品升級:

- 開發(fā)功能性產品(如腸胃健康糧、老年寵物食品)和高端鮮食(凍干、低溫烘焙),滿足差異化需求。

- 注重環(huán)保包裝和原料溯源,迎合歐美可持續(xù)消費趨勢。

- 產業(yè)鏈布局:

- 在海外設廠(如新西蘭、東南亞),靠近原料產地并規(guī)避貿易壁壘,如佩蒂股份的“中國+東南亞+新西蘭”供應鏈網絡。

- 整合線上線下渠道,通過社交媒體(如抖音、Instagram)和KOL營銷提升品牌曝光。

五、未來趨勢

- 高端化與智能化:消費者對天然糧、定制化食品需求上升,AI配方優(yōu)化和智能工廠(如乖寶山東基地)將成為技術突破口。

- 區(qū)域分化:東南亞持續(xù)高增長,歐美市場份額向頭部品牌集中,中國企業(yè)需平衡代工與自主品牌,逐步從“制造出海”轉向“品牌出?!薄?/p>

總結:中國寵物食品出海機遇與挑戰(zhàn)并存,企業(yè)需在技術研發(fā)、品牌建設和本地化運營上突破,借助新興市場紅利和全球供應鏈整合,逐步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
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出海分析報告-1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出海分析報告-2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出海分析報告-3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出海分析報告-4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出海分析報告-5

下載報告